最近有感於教養書理論眾多,每個成功的方法都不同,實在讓身為父母的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,不過剛好這幾天讀了 林富元 先生寫的一本「成功者的教養學」,發現往往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太深,太過呵護,以致於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獨立、自主的機會,其實只要價值觀正確,學會放手、用心陪伴、默默支持,孩子的成功其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。
一、愛孩子的13種方法
1. 肯定---學會等待、乾著急不如耐心傾聽
2. 紮根---從小著手、教育孩子慎於始
從小就陪著孩子成長,勝過未來的補救
有時候,最好的作法是因應孩子的需要做出改變,而不是強 迫孩子依照妳的要求改變
學校成績並不那麼重要
放手吧!孩子自己會決定走他想走的路
感謝您們從來沒有勉強我們
一方面要訓練孩子儘早獨立,但隨時要讓他們知道,他們絕對不會被孤立
3. 信任---相信孩子、做他們最好的朋友
帶動孩子培養喜歡閱讀的習慣
培養孩子的好習性,必須靠父母親自良好的模範來引導
責備孩子不能說氣話
孩子是會改變的,也許有些孩子的悟性較慢,並不代表他一直就是這樣
4. 等待---拒絕填鴨、留白讓孩子自我探索
不能小看孩子,他們有各種潛能,父母不見得知道,但他們心裡有數,自己知道如何去發揮
5. 自覺---堅持理念、放牛班孩子也有春天
讓孩子們自己體驗自己製造出來的後果,所得來的領悟,遠勝於由上而下的教訓
別反覆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
給孩子空間與時間自行蛻變
反應慢不代表孩子笨
一家人就是最好的團隊
6. 尊重---適度放手、尊重孩子的選擇
只要孩子做什麼事,全程都陪著做
惟有主動與自然的認識,並瞭解孩子的朋友,才能讓孩子跟你零距離,並養成大方將朋友介紹回家的豁達態度
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寫照
如果你常常覺得孩子做的事情不重要,那孩子會怎麼想
7. 平衡---品德第一、教養觀必須內外兼備
8. 規矩---絕不溺愛、調皮搗蛋該管就管
設定規矩,嚴格但不嚴厲
鼓勵孩子的興趣
9. 溝通---共同語言、搭起親子互動的橋樑
讓孩子忙碌點才不會變壞,如放長假時事先規劃活動
成為贏家的同時,也要提醒他們要有輸得起的風度
10.身教---講究身教、凡是要以身作則
從小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
孩子隨時會看妳如何待人處事,父母的一切舉止行為,都會累積成孩子的心思與性格,並影響他們的未來
教養學沒有別的,就是讓孩子看到你怎麼做、如何對人
11.真誠---關心接納、表達對孩子的肯定
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做良好的示範,孩子就會跟著學,人生道路就會走的正確
自己不該不耐煩,也不該在那時發脾氣,因為孩子已經受到驚嚇,應該先安撫
不管出差到哪裡,應該給父母打個電話,不一定要有內容,噓寒問暖也好,多盡一份孝道
孩子不想上學一定有原因,父母應該探索根源,讓孩子感受到關心。
12.陪伴---用愛陪伴、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
家庭的價值,對一個人形格與品德的培養,是沒有任和一個師長可以取代的
要談教養學,必須體認第一課,家庭必須是和諧的
13.自由---快樂教養、給孩子盡情揮灑的天空
孩子長大後,是否變成一位快樂滿足,且內心平衡的人,遠比他是否出人頭地來得重要。
孩子要的應該是好好的傾聽與默默的支持
快樂要自己找,別人不會拿給妳
就算與家人相處,也必須懂得相互溝通、包容、彼此尊重,以辦公室裡和氣生財的態度對待家人
二、孩子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
爸爸,可不可以笑一個給我看
我一直都在努力著,或許我無法做到你們心目中完美的孩子,但請你們安心,我一定會永遠作一個好人、好孩子---如果對孩子始終要有完美的期望,那是不可能的。
我想重新建立彼此的親子關係
愛、讓我快樂成長
謝謝你的鼓勵,讓我充滿自信
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
三、專家給的建議:一定要給孩子空間,允許他們花時間找到自己,允許他們犯錯
要給孩子機會與自由,讓他去探索、發現自己,而不是永遠作一個乖寶寶
要給他失敗的自由,而不是永遠做一個需要拼命取悅他人,拼命需要證明自己的苦行者
適時訓練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
很棒的教養分享 這兩天也在看奇小子系列
回覆刪除發現讓孩子看ㄒ《喂!你懂不懂禮貌?:禮貌的重要》和《喂!你到底好了沒?:今日事今日畢》
是很有意義的事 生活常規、做事態度都一一寫在書中 而且鼓勵孩子去做做看
值得推喔
[版主回覆04/01/2012 21:59:25]謝謝金寶貝滴媽,推薦的這兩本書,改天來拜讀一下。
我喜歡《喂!你懂不懂禮貌?:禮貌的重要》…小朋友的規矩真的太重要了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4/01/2012 21:56:42]謝謝!沒錯,希望趁小朋友還小可塑性高,養成生活的一些好習慣。